常關工委〔2023〕3號
轉發《關于全面推進全市城鄉校外教育輔導站
優質化建設的若干意見》的通知
各鎮(街道)關工委、市關工委各成員單位:
日前,蘇州市關工委發出《關于全面推進全市城鄉校外教育輔導站優質化建設的若干意見》,現轉發給你們,請各鎮(街道)關工委和市關工委各成員單位認真學習和充分認識《意見》的意義和提出的各項要求,向所在地黨委(黨組織)做好匯報,與相關部門配合協調,用好平臺、用好資源,全面推進全市城鄉校外教育輔導站優質化建設,爭取多出成果、爭創特色,擦亮品牌,請各單位及時上報圍繞校外教育輔導站優質化建設開展的各項工作和取得的經驗,確?!兑庖姟肪衤涞卦?,開花結果。
附:《關于全面推進全市城鄉校外教育輔導站優質化建設的若干意見(蘇關委〔2022〕53號)》
常熟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2023年2月1日
蘇州市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
蘇州市教育局
蘇州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蘇關委〔2022〕53號
關于全面推進全市城鄉校外教育輔導站
優質化建設的若干意見
各市、區和蘇州工業園區文明辦、教育局、關工委:
為了全面推進全市城鄉校外教育輔導站(以下簡稱“輔導站”)優質化建設,現根據中辦國辦《關于加強新時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和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新時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的精神,并結合我市實際,提出如下若干意見。
一、充分認識新時代輔導站優質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1.推進輔導站優質化建設,是深入貫徹中辦國辦《意見》和省兩辦《實施意見》的需要。《意見》系統梳理了十八大以來黨領導關工委工作的實踐探索成功經驗,圍繞破解制約關工委工作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提出一系列重要舉措,對搞好新時代關工委工作作出全面系統的戰略部署,為關工委奮進新時代、邁向新征程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兑庖姟穲猿志劢购徒鉀Q問題,回答了“怎么做”和“誰來做”這兩個核心問題。針對“怎么做”,《意見》把“加強教育陣地建設”列為“推進新時代關工委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并明確要求“提高利用率和青少年參與度”?!秾嵤┮庖姟穼?/span>“加強校外教育輔導站等陣地建設”列為“關工委的重點任務之一”。全市各級關工委要準確把握《意見》《實施意見》的精髓要義,切實增強貫徹落實《意見》《實施意見》精神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圍繞中心、服務全局,切實扛起新時代賦予關工委利用社會領域中的教育陣地,對青少年厚植紅色基因、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歷史使命。
2.推進輔導站優質化建設,是強弱項、補短板的需要。2020年以后,蘇州各級關工委按省關工委的工作部署和要求,著力強內涵、提質量、上水平,使全市的輔導站建設取得了長足進步,受到了上級的稱贊,蘇州加強輔導站建設的文件還被省關工委出文批轉省內各地。但全市輔導站建設還存在諸多不足。今后一個時期,全市各地關工委仍要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目標導向,立足鞏固和發展同步、堅持傳承與創新并舉,努力克服輔導站建設中的薄弱環節,推動輔導站建設再上新臺階。
3.推進輔導站優質化建設,是進一步增強對青少年吸引力的需要。在“雙減”政策實施的背景下,在大量社會教培機構清理整頓后,有部分參加教培機構有償補習的青少年學生出現回流。眾多青少年仍然需要課外學習活動的園地。為了更好地突顯輔導站的“公益”屬性、采取多種有效辦站模式,增強輔導站的吸引力,更好地發揮輔導站作用,全市各地關工委要在堅持輔導站規范化建設成功做法的基礎上,錨定輔導站優質化建設的目標,加強工作研究,做好頂層設計,分解落實措施,努力把輔導站建成“組織領導有力、裝備設施良好、輔導隊伍穩定、管理制度健全、活動常態有效、保障條件到位”的優質校外教育陣地。
二、明確新時代輔導站優質化建設的指導思想
4.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關心下一代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意見》《實施意見》精神,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堅持“黨建帶關建”工作機制,緊緊依靠黨委政府重視、爭取有關部門支持,有效整合社會資源,推行多種辦站模式,完善工作制度,改善辦站條件,形成黨建主導,關工委主抓、“五老”主力、教育等相關部門主動配合的工作格局,促進輔導站功能發揮,實現輔導站規范化建設向優質化建設提升,推動輔導站建設可持續發展。
三、圍繞創建目標推進新時代輔導站優質化建設
5.組織領導有力。實行“黨建帶站建”工作機制,把輔導站建設納入新農村發展規劃、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場、所)建設;基層黨組織定期研究輔導站工作情況,幫助解決輔導站實際困難和問題,提供必要的辦公條件和經費保障;同級關工委要主動爭取同級黨組織的領導,支持輔導站工作,確保輔導站正常運行、發揮作用;鞏固各市、區有輔導總站,各鎮、街道有輔導中心站,各村、社區有輔導站,自然村和居民散居點有輔導點的四級輔導站(點)為架構的輔導站網絡體系;實行由鎮、街道和村、社區基層黨組織負責同志分別兼任同級輔導站站長,基層關工委負責人擔任同級輔導站常務副站長,當地學校、文化機構和群眾團組織等有關方面的負責人參加輔導站領導班子的組織模式。
6.裝備設施良好。推行以輔導站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主的“站站融合”辦站模式,充分利用基層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硬件優勢,完善提升輔導站的硬件環境。輔導站做到的環境整潔、設施良好,杜絕安全隱患;有適合青少年進站學習活動的場所設施;站內電腦等各類學習設備、器具處于正常狀態。
7.輔導隊伍穩定。建立相對穩定并動態調整的輔導員隊伍,確保輔導員數量與本地各輔導站需求相適應;動員“五老”和文化、科技、政法等專業人士、心理咨詢師、有專長技能的大學生村官和寒暑假回鄉的大學生擔任輔導站輔導員,邀請當地勞模、鄉賢能人和民間藝人等擔任輔導站輔導員,強化“校站結合”工作機制,搞好站校對接,安排熱心校外教育、業務水平較高的在職教師進站擔任輔導員,滿足青少年在增長知識、才藝培養、教育實踐和疏導心理的方面所需的師資力量;建立健全進站在職教師志愿者的管理和激勵機制,對進站在職教師志愿者實行“以獎代補”政策。
8.管理制度健全。堅持用制度規范輔導站管理,保障輔導站安全運行、活動正常開展;輔導站工作制度應當有:站長、副站長、輔導員的工作職責制度;學生進站活動守則;輔導站財務制度;輔導站安保制度;輔導站設備、器具管理制度;圖文音像輔導資料管理制度;輔導站開展活動記錄手冊、輔導站考評獎勵制度、輔導站優質化建設評價制度等。鼓勵輔導站探索創新,建立符合本站實際需要的其他實用有效的管理制度。
9.活動常態有效。各級輔導站要按照各自的職責定位組織開展活動,各市、區輔導總站要對其他輔導站承擔起示范、指導、培訓等職能;各鎮、街道輔導中心站的工作重點要放在寒暑假組織青少年開展較大規模的主題教育、普法、科技、文體等社會實踐活動;各村、社區輔導站主要在節假日、雙休日、寒暑假和平時開展經常性的思想道德、社會公益、才藝培養、親子教育等活動;自然村和居民輔導點可以常年就地就近開展適應青少年需求的形式多樣的幫教幫扶、學業解困等輔導活動。在辦班時間安排上,輔導站活動時間設定為雙休日、節假日和寒暑假。對于平時沒有參加放學后繼續留校延時教育的青少年學生,輔導站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繼續開設放學后的“四點半學校”,安排青少年學生進站參加相關教育實踐活動。輔導站的開放時間和課程安排應當及時公布。在教育內容上,輔導站要堅持立德樹人,開展“五史”教育,傳承紅色基因;堅持“五育并舉”,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助力開展好家風好家規好家訓教育,形成校家社協同教育合力。在辦班空間上,輔導站既可以在站內組織開展各類活動,也可以就近利用紅色教育基地和社會實踐基地等站外場所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在作用發揮上,輔導站要注重強化正面教育的陣地功能、智力開發的園地功能、才藝培養的場所功能、娛樂活動的平臺功能、社會實踐的基地功能、聯接學校與家庭的紐帶功能、學校教育的延伸拓展功能,把輔導站真正辦成孩子各類開心、家長安心、黨委政府放心的校外活動陣地。
10.工作保障到位。構建落實輔導站經費保障機制。輔導站所需經費納入同級關工委經費預算,主要用于輔導站硬件建設和日常運行。對進站擔任輔導員的“五老”給予適當經費補助、關懷幫助。對優秀輔導員給予表彰激勵。
附件:校外教育輔導站優質化建設標準(暫行)
(此頁無正文)
蘇州市精神文明指導委員會辦公室 蘇 州 市 教 育 局
蘇州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2022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