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關工

蘆蕩薪火 培根鑄魂 ——記常熟市沙家浜中心小學紅心少年品格教育結實果

【信息時間: 2022/07/26 閱讀次數: 5632】  【作者:】  【我要打印】

日前,常熟市沙家浜中心小學“紅心少年扎根沙家浜的蘆蕩薪火行動”項目,被江蘇省教育廳評定為2022年基礎教育內涵項目省級中小學生品格提升工程單位。

教育是格物致知。古今中外,人們對蘆葦素有情節,《詩經》開篇“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蒹葭即蘆葦),法國著名哲學家帕斯卡爾的《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緣起蘆葦自有其精神。蘆葦隨風飄逸,毫無青松的偉岸,實際是其謙遜、謙卑之姿;蘆根深埋淤泥,代表其根性踏實、務實,不慕浮華;蘆葉律動招展,展示其旺盛的綠色生命;蘆竿似竹有節,有“任爾東南西北風”的堅韌;雖是一歲一枯榮,卻是春風吹又生,一旦成片,浩渺磅礴,氣勢非凡,讓人心生“雖千萬人吾往矣”之萬般意向。

沙家浜中心小學扎根于沙家浜這方紅色沃土,高揚“蘆蕩薪火”旗幟,傳承蘆葦生生不息的革命精神,開啟了全面提升學生“紅心”品格之路。

“紅心少年”是新時代教育的沙小定義

新時代教育呼喚“紅心少年”

值此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代,“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時代三問考問著我們。沙家浜中心小學扎根于紅色沃土,擁有得天獨厚的青山綠水的自然資源、“軍民魚水”的革命資源、國粹京劇的藝術資源,于“十四五”開局之年,提出“兩顆紅心”培育計劃,著力培育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的復興偉業紅心和不斷超越自我的自證自強紅心。兩顆紅心不僅是新時代教育的呼喚,也是沙家浜中心小學不忘教育初心作出的新定義。

“紅心少年”具有的四個品格

《論語·泰伯篇》,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十三五”期間,沙家浜中心小學以此修訂了學校校訓,為“弘·毅·仁·心”,“弘”:大、廣、遠,育遠大志向學子;“毅”:健、勇、剛,育品性剛毅學生;“仁”:善、愛、和,育和善大愛少年;“心”:思想、情感、智慧,育有智慧、有情懷的小公民?!昂胫?、堅毅、仁愛、智慧”四大品格支撐“紅心少年”,沙家浜中心小學的教育將不懈致力于斯。

“蘆蕩薪火”是新時代教育的沙小行動

“蘆蕩薪火”的沙小行動主要做好以下三個方面:建好“蘆蕩薪火”基地群;建好“蘆蕩薪火”課程群;建好“蘆蕩薪火”思政師資群。

“蘆蕩薪火”基地群建設行動

基地群建設是支持思政課程的物質保障,實現環境育人,讓學生可感悟、可實踐、可傳承。

“一園兩館三中心”的校內基地建設

蘆藝濕地園。建有小池塘、小舞臺、蘆葦濕地、蘆葦迷宮,以及《沙家浜》劇中微景觀(新四軍養傷處、槍械修理處等),主要用于學生參與《沙家浜》劇情實景體驗活動,屬行動的弘志課程范疇。

信仰空間館。建有“信仰之路”“信仰書吧”“信仰強國廊”“信仰旗幟”“信仰空間”“信仰視聽”“信仰劇場”七個紅色空間,主要布置黨史國史、優秀傳統文化史、沙家浜紅色文化精神等內容,打造師生共同參與、互動實踐的體驗空間,也是學校弘志課程的物態建設。

蘆藝京劇館。蘆藝京劇館是學校特色場館,主要挖掘與展示《沙家浜》京劇戲前戲后、戲里戲外、戲上戲下等紅色育人內涵,布展“蘆蕩記憶”“弦歌不輟”“培根鑄魂”“弘藝實踐”“京劇劇場”“基地作業”六個部分,以學校弘藝課程為主體,學習追思當年的革命歷史、革命故事、先烈英模,形成教育張力。

蘆藝中心。建有“琴棋書畫”四大藝術類別教室,是“仁愛”品格提升的重要場所。聘請校外專業人士為課程老師,以書畫為教學創作內容,以《沙家浜》京劇為主要題材,形成圍繞《沙家浜》京劇展開的紅色藝術教育特色,實現以美育人功能。

蘆慧中心。建有學校信息技術教室、智慧教室、創客教室、3D打印室、沙家浜建筑勞動實踐基地和種植園基地,屬于學校勞動教育范疇,是“慧心”品格提升的重要基地。

蘆毅中心。建有體育館、足球場、柔道館,屬于體育范疇,用于學校小軍校、足球、柔道、排球等社團活動,是提升學生“堅毅”品格的重要場所。學校是國家級足球基地、蘇州市柔道教學點。

校外基地建設行動

學校將沙家浜風景區、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沙家浜濕地學校、江抗東進司令部籌建會議舊址、沙家浜國防園、石楚材故居六個場所,以“校外德育基地”形式建成校外課程基地。安排小導游講解,設計相應的教學方案,以紅色革命、國防軍事和綠色生態三大篇章,利用學生春秋游、綜合實踐活動、課后延時服務時間,組織各階段學生參與基地課程活動。是學校紅色尋訪活動的重要場所,也是品格提升的重要場所。

“蘆蕩薪火”課程群建設

“蘆蕩薪火”課程群建設主要為:紅色鑄魂思政課程,綠色培根思政課程,金色追夢活動課程。

“紅色鑄魂”思政課程行動

“紅色鑄魂”思政課程建設主要以紅色為主題的知識性學習與探究,力求在認知上讓學生懂得“個人成長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個人成才與志向、自強息息相關?!?/span>

“蘆悅童心”大閱讀。紅色閱讀是學校一大特色。學校大力營建閱讀氛圍,用好閱讀場所,設立諸如“讀書瑯琊榜”等獎勵機制,充分開展好學校大閱讀的基礎性工作。每年四月份的“蘆悅童心”讀書月,以紅色閱讀為主要內容,利用學習強國等紅色閱讀資源,開展各類閱讀、創編、演繹等活動,積極探究“讀-思-創-編-演-悟”的少兒紅色讀書范式,形成教育經驗,培育紅心品格。

紅色文化中隊創建。學校要求各中隊以“英雄”命名,如“夏光中隊”“石楚材中隊”“邱少云中隊”等。組織學生一起探討班級命名,確立主題探究,形成各自班級核心精神文化,這個過程讓孩子們熟知主題人物、事件等的來龍去脈,感知思想精髓,提煉班級精神、班級口號,凝練班級公約,進行主題實踐活動,布置特色中隊文化,形成文化張力,讓孩子們在探究中認知、領悟、感染。

紅色尋訪思政活動。紅色尋訪分別為訪館、訪人、訪事。訪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等,親見歷史的物證;訪石楚材后人等,親歷歷史的見證;訪家鄉流傳的事跡,親臨歷史的例證。這些追尋先民、追憶先輩、追循先鋒、追趕先進活動,對孩子有極大的感召力量,鮮活的人、事會啟發、激勵孩子,讓孩子明悟道理、樹立理想、堅定信念。

“綠色培根”思政課程活動

“綠色培根”思政課程活動主要組織學生參與校內外的課程體驗基地、社會實踐和勞動教育活動,是學校弘勞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蘆根研學活動。學校周邊,紀念館、博物館、名人堂、風景區、非遺文化星羅棋布。這些豐富的課程資源都是“蘆根研學”的鮮活題材,讓孩子熟知家鄉的革命遺跡、革命故事、革命人物,了解家鄉的悠久歷史文化,升騰起熱愛家鄉的豪氣、意氣,培育家國情懷。

蘆根科學探究。學校定期組織學生采集蘆葉,收集蘆桿,挖掘蘆根,制作蘆貼畫,研究蘆的藥用價值,引導學生撰寫科學小論文,引發學生科學探究興趣。利用蘆葦資源,移植蘆葦到校園,進行勞動實踐等活動。充分利用好蘆葦蕩這個自然科學的大課堂,組織學生參與科學探究,培養學生關愛家鄉、關注自然,提升科學素養,培育“慧心”品格。

蘆根勞作實踐。以“聯產承包制”方式,推進“一班一田”活動,安排每個班級完成3平方米的自由田種植。在勞動課程上,聘請沙家浜建筑工地工程師指導建筑課程勞動實踐,讓學生體驗木工、漆工、泥瓦工、鋼筋工等工作。學校還準備開設大閘蟹捆扎課、爊雞烹飪課等家政勞動課,鍛煉學生心手和諧,提升“慧心”品格。

“金色追夢”課程活動

“金色追夢”課程尊重每個人的不同,追求適合每一個孩子發展的教育,追求百花齊放、爭奇斗艷,為學生提供多樣選擇,實現孩子自主發展、個性發展。

蘆花社團。學校積極開設小小阿慶嫂(小導游社團)、蘆藝京劇社、蘆藝小貼畫、蘆藝國畫社、蘆藝書法社、蘆藝軍歌團、蘆毅小軍校、蘆毅足球隊、蘆毅柔道隊、蘆毅游戲社、詠蘆誦讀社、蘆慧思維導圖組、蘆慧機器人組、蘆藝種植組、蘆慧烹飪組等社團,讓孩子們在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中學習體驗,幸福成長,提升“弘志、堅毅、仁愛、慧心”品格。

蘆藝京劇節。自1999年開設蘆藝京劇社以來,學校邀請名師傳授,開設京劇社團,培養了一批京劇小能人。每年3月份是“蘆藝京劇節”,京劇社的小能人張貼宣傳海報,教唱其他學生。學員們以沙家浜傳統文化內容為題材,創編情景劇、歌舞類節目。國粹進校園,讓京劇藝術感染學子,培育藝術素養,提升“慧心”品格。

蘆藝電影節。每年10月份,學校舉行蘆藝電影節活動,主要通過“信仰視聽室”“信仰劇場”等場地,對學生進行傳統紅色革命精

神的教育。安排學生觀看紅色革命題材的電影,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進行文創探索,開展“我是小編劇”“我是小導演”“我是小演員”“我來做影評”等活動。以豐富革命題材電影資源,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提升學生“弘志、堅毅”品格。

蘆毅體育節。每年11月份,學校開展蘆毅體育節活動,主要展示小軍校、小柔道和小足球社團一年的教學成果。體育節上,小軍校社團向同學們展示軍歌、軍姿、軍操,展現軍人風采。柔道隊向同學們介紹柔道的起源、場地、服裝、比賽規則等,用倒地方法、單雙臂背負投展示技術動作,用柔道對抗展示柔道比賽。小足球隊進行紅藍隊對抗表演,展示“更快更高更強”的體育精神?!跋蝮w育要體質,向體育要品質”,通過體育活動,提高學生“堅毅”品格,是品格提升工程的重要內容。

蘆慧科技節。每年5月份,學校精心打造規模大、氣氛濃的傳統活動——蘆慧科技節。自2017年開始,學校每年定期舉行,做到突出主題,常搞常新。以班級為單位的制作模型、電子百拼、創意小發明等活動,深受孩子們喜歡??茖W素養是支撐個人成才的基本要求,創新精神是民族富強的秘鑰,蘆慧科技節主要提升學生“慧心”品格。

“蘆蕩薪火”師資群建設行動

充分挖潛,將學校黨員、教職員工、社會專業人士、家長或其他人員,納入“蘆蕩薪火行動”師資建設的視野,健全聘用機制、管理機制、評價機制、激勵機制,用好各類人員,形成師資集群,凝聚教育合力。

黨員是最好的思政老師。各位黨員教師根據黨史、國史、改革開放史、沙家浜革命史、地方經濟發展史等知識內容,每人設計一堂思政課,編好教案、做好課件,由教科室編列思政課程菜單,統一安排在校內實施。并帶動其他教師,三年內實現人人一堂思政課目標,構建一套豐富的思政課程群,用于“紅心少年”培育,提升學生“弘志、堅毅、仁愛、慧心”品格。

在黨員示范下,其他教職員工以及家長也積極參與思政課程教學或服務思政活動,有的參與社團教學,有的參與校外研學,有的參與后勤保障工作等,最終實現每個教職員工都做思政教師,形成教育合力,提升學生紅心品格。

學校還聘請如農民作家徐耀良等專業人士為校外輔導員,每年邀請他們給學生上課,他們隨口一個故事都會引得同學們津津樂道,深受學生喜愛。社會專業人士在各自專業領域有著精深的學問,能彌補學校教師的專業不足,增加學生的專業素養。

“扎根沙家浜”是新時代教育的堅持

時代呼喚,孩子從小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沙家浜中心小學的“蘆蕩薪火”行動,提供豐富的育人課程,探索“學-思-悟-行”的活動育人途徑,滿足兒童自主、個性、全面的發展訴求,通過豐富的紅色課程活動、感性的情境體驗、理性的探索思辨,拓展學生視野,充盈學生情感,形成樂學善學、自主發展風氣,錘煉紅心品格,厚實人文素養。

學校的行動基于三十多年的堅持。學校多輪次聚焦紅色文化進行教育科研,構建紅色德育體系,營建紅色校園環境,打造“五?。ㄐв?、小軍校、小京劇、小柔道、小制作)”辦學特色,讓紅色文化融入到學校的各個方面,成為了獨特文化印記。

“十三五”期間,學校確立“弘·心”教育品牌,開展“五弘”德育活動?!瓣犉祜h揚蘆葦蕩”“紅色尋訪在行動隊”“阿慶嫂小導游”等品牌活動,在蘇州大市范圍享有一定的聲譽。2021年省少代會,特邀學校參加少兒紅色文化展演,兩次推送的紅色主題活動被學習強國錄用。

“十四五”開局之年,學校秉承沙家浜精神,弘揚“弘毅仁心”校訓文化,全力高舉“蘆蕩薪火”旗幟,建構場域基地群,布局課程活動群,推進紅色活動評價體系,全面提升“紅心少年”品格,這是沙家浜中心小學的教育堅持。 (常熟市教育關工委)


主辦單位:常熟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蘇ICP備19073443號-1
網站聯系電話:0512-52779792  電子郵件: 2579149479@qq.com
技術支持:蘇州名城信息港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網站總訪問量:3115505次

91在线视频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