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黨建帶關建,推進關工委自身建設
1、將關工工作制度建設與黨建工作制度建設相結合。一是加強思想建設,始終牢記政治責任,探索形式多樣的活動載體,切實加強對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領,確保關工委工作正確的政治方向。二是建立共建機制。黨組織牽頭,每年召開相關會議,部署、檢查、總結工作,使其走上制度化、規范化軌道,黨組織人員變動,關工委能及時調整,今年關工委分管領導人員調動,關工委及時發文調整,全鎮16個村、社區關工委班子人員配備齊全。三是建立協調配合機制。本著統一協調、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的原則,關工委成員單位發揮各自優勢,找準黨建帶關建的切入點,把黨建工作目標與關工工作目標有機結合起來,列入黨委有關考核。
2、將五老隊伍建設與黨建人才建設相結合。完善“五老”選聘機制。我鎮共聘任25名“五老”志愿者,對“三大員”作了及時調整:1、網吧義務監督員。每年2次對網吧及學校周邊環境巡查,發現問題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暑期組織“五老”志愿者在徐市社區、董浜社區內進行義務值班等。2、校外教育輔導員。聘請老干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講課,發揮老同志在技能方面作用,書法鄧虹奇、鄧曉東、乒乓球楊頂明、門球方國良、燈謎袁松麒、錢振球,蘇派盆景吉佩龍、特色糕點萬云芬,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3、結對幫教員。他們都是退下來的村干部、婦女主任,對困難學生、問題學生進行結對幫扶。我們將16個村劃分成7個片區,明確有7名“五老”負責,在6月份對6名困難學生進行了家訪慰問。
今年,我們還從退休老干部中選聘40名具有一定特長的骨干為“五老志愿者”,與40名青年干部結對開展“銀杏、青苗計劃”活動。老干部與年輕干部一起圍繞我鎮一圖一表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農村人居環璄整治提升、數字鄉鎮建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等5個重點項目結對功堅。9月18日開展了項目啟動儀式,針對年輕干部調研提出的問題,老干部現場提出了建設性解答,幫助年輕干部解難題,成立海棠銀青宣講團,用結對宣講的方式講好黨的故事、英雄故事、創業故事。
3、將關工陣地建設與黨建陣地建設相結合。建立陣地共享機制。把紅色先鋒站同校外教育輔導站實行資源共享,使之成為對青少年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陣地。目前全鎮共有28個紅色先鋒站,開展豐富多彩的正能量活動,拓展了黨建帶關建的工作載體,開創了關工工作的新格局。
二、資源共享,校外教育輔導普新篇
1、用好紅色先鋒站、文明實踐所陣地
2020年以來,我鎮校外教育輔導站按照組織、隊伍、制度、功能建設要求,利用村、社區新建辦公場所和在千村美居建設中將破舊民房改建的紅色先鋒站、文明實踐站等場所,建成校外輔導站28個,按照就地就近建站原則,硬件設施進一步加強,利用站內寬敞舒適的活動場地,開展各項富有思想性、趣味性的活動,讓孩子們到站接受教育和幫助,來了留得住,來了還想來。在節假日,尤其是以寒暑假和重大節慶日為契機,在這些地方舉辦的校外活動都能吸引青少年廣泛參加,滿足了轄區內孩子校外活動的需求。今年暑期前,鎮關工委與組織辦、宣傳辦一起商量制定了在家門口舉辦暑期班的校外活動計劃,內容豐富多彩,有紅色電影、紅色故事誦讀會、垃圾分類知識講堂、綠植種養知識課堂等,共舉辦家門口的暑期班8期,還有一半因受疫情影響而停辦。
2、完善“校站結合”“校企合作”機制
一是“校站結合”機制進一步完善 ,我鎮徐小、董小、董中分別與徐市社區、董浜社區、永安社區建立了聯系制度,寒暑假、節假日在村、社區輔導站辦班。今年暑期,我鎮“七彩夏日”活動豐富多彩,有講紅色故事、看紅色電影,進行書法培訓、燈謎講座,開展手工制作等,一共辦班8期,參與學生500多人次。
二是濱江職校分別與我鎮友幫公司、杜尼電子、滌淪廠等5家企業建立“校企合作”現代學徒制運作模式,培養專業技能型人才,今年有20名學生在5個廠里實習,每個單位4名學生,從事智能制造、現代化機械設備操作,調試、維護和管理。
3、打造校外教育特色品牌
一是特色文化品牌。袁松麒“五老”工作室,通過普及燈謎知識、促進燈謎創作,為培養燈謎新生代人才發揮了積極作用,讓青少年在快樂中長進知識,在趣味中拓展智慧。工作室每季開展培訓,今年已開班3班,國慶和中秋期間在徐市社區燈謎長廊舉辦“祝福祖國,喜迎國慶”和“我們的節日”老少同樂猜燈謎活動,吸引了許多學生參加,男女老少,其樂融融。
二是紅色育人品牌。我們充分挖掘和利用“常熟人民抗日自衛會”紀念館,《大眾報》創刊發行地、涵芬閣茶館等紅色資源,在學生中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通過唱紅色歌曲、講紅色故事、看紅色電影、開展紅色誦讀、尋訪紅色足跡,營造“紅色育人”氛圍,提升育人效果。
三是董浜鄉情12品牌。董浜鄉情12品是董浜鄉村文化特色,黃金小玉米、云芬糕團、邵氏炒貨、陸市米酒等,愛國先要愛家鄉,我們圍繞家鄉特色文化傳承做文章,開展的活動有12品知識講解、黃金小玉米種植知識普及等,讓學生了解農業、農村知識,從小培養愛家鄉、愛勞動的良好品德。
三、豐富主題教育活動內容
1、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鎮關工委組織開展了“學黨史、跟黨走”主題教育的系列活動,通過參觀紀念館、“五老”講黨史、組織青少年講紅色故事、看紅色電影及征文活動,引導青少年深刻認知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百年奮斗歷程,激發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懷,激勵和動員青少年學黨史、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2、學黨史由黨校退二線王芳為學生講董浜紅色故事,講無產階級革命家李強的故事、講新四軍老戰士黎明的故事,使小朋友們都深受教育。此外,小朋友們還聽了許多黨史故事和英雄模范的故事,在心底埋下了現在學英雄,長大做英雄的種子。
3、看紅色電影,關工委組織徐小開展了“童心向黨齊觀影,牢記使命共成長”觀影征文比賽,有400多人參加活動。董小開展了“學悟黨史,快樂成長”觀影活動和“學悟黨史,書寫成長”慶祝建黨百年書法比賽等活動,幫助學生接受黨史教育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從而激發學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熱情。
4、認真組織開展“傳承紅色基因”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以常熟縣人民抗日自衛會紀念館暨紅色教育微基地,董浜鎮獨特的革命歷史和文化資源為依托,通過發掘紅色基因、弘揚紅色精神、成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紅色熔爐,今年楊塘、旗桿輔導站聯合組織的“尋訪革命遺跡、傳承紅色基因”活動,受到家長小朋友歡迎。